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板块,地方高校需要思考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责任与担当,科学谋划全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破解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发展焦虑,努力成为“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属地性历来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性之一
在2024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从“建设教育强国”到“建成教育强国”,这不仅是一次理念全新表达与升华,更是从理念到行动的全面实践,突出了教育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基础与支撑作用。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地方高校对所在地的支撑作用乃至引领作用将愈发突出。属地性历来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性之一,在高等教育所肩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五大任务中,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直是地方高校的责任和使命。地方高校应当准确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仔细谋划自身定位,围绕地方需求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适配度,更好地承担责任、践行使命。
完善适配区域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式和路径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适应社会需要设置专业、打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必须针对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精准施策,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科学研究的现实性和服务发展的匹配性。
“以用定需”重构评价体系。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分类趋同严重,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评价体系重在分层而不是分类,直接影响到教育资源投入,导致中国高校,包括地方高校重提升层次而不是凝练特色。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重构分类体系。评价体系应该依据人才培养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地方实践的实际贡献程度来确定,重点考察“以用定需”办学定位特色,以此来完善适配区域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式和路径。
“以用定需”指引办学定位。这个“用”就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用的、能用的、用得上的人才。这一定位可以破解当下地方高校教学内涵不够、学术同质化倾向的难题,从“用”的角度挖掘地方特色、立足需求来发展办学特色,落地“分类推进高校改革”。
“以用定需”建立联动机制。为了达成“以用定需”,高校需主动与地方政府建立联动机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搭建合作平台,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从而使地方高校深度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地方实践。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需积极主动作为,探索建立区域、行业产教联合体,厘清人才需求清单台账,指导地方高校精准培养人才。
“以用定需”优化专业设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因时代演进而不断发生变化,地方高校的专业建设与调整应走向常态化,紧贴区域发展和市场需求,主动对接地方资源开发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主动对接地方文化传承所需,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在实践中检验“以用定需”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持续推动实习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这是对当下高校长期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明确回应。尤其以应用型为主的地方高校,更应该以“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为抓手,持续检验人才培养“以用定需”的适配度。
按照人才能力需求反向整体设计实习实践制度。积极对接地方人才期盼,产学用参与程度,对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研判人才能力构成需要的实习实践制度,探讨具体路径、机制、时长与实习实践内容,做到反向设计、正向施工,促进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协调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整体提升。
强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实际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让师生接触到真实的问题与场景,强化知识的现实运用、创新的切身感知,以“实践+”谋划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教研教改、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科学设置实习实践效果评价机制。实习实践是对理论学习的直接检验,其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实际应用能力的建构与培养。为此,要强化实习实践的过程监控,完善阶段性评价与总体性评价,以实习实践的实际效果检验人才培养过程落地和区域需求适配度落实。
(作者系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4月16日,为助力第34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山东艺术学院戏曲与曲艺学院、舞蹈学院师生和戏剧学院、电影学院相关专业学生,以艺术之名开展“牡丹情、公益行”助力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走进曹州牡丹园活动。
2025-04-19 来源: 湖北日报
春风四月,携一缕春光,踏游学之路。济科学子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研学实践之旅,助力学生拓展视野、培育科学精神。 丈量美丽山大-“游”在山大 上午9时左右,济科学子跟
2025-04-19 来源: 湖北日报
四月芳菲季,青春绽韶华。4月18日上午,单县一中南校区操场旌旗招展,以 "十八而志 大任始承" 为主题的 2022级高三成人礼仪式正式拉开帷幕。
2025-04-19 来源: 湖北日报
淄博市教育信息化研究院于4月15日在淄博稷下实验学校组织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培训活动,各区县电教人员、校长及教师代表共计370余人参加活动。
2025-04-17 来源: 湖北日报
4月16日,全市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工作推进会暨驻淄院校20条重点产业链企业行活动在淄博市工业学校顺利举办
2025-04-17 来源: 湖北日报
4月16日上午,枣庄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颜鹏一行到滕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调研普通高中学位建设工作。
2025-04-17 来源: 湖北日报
4月14日,我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孙静带领部分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行15人赴临沂市工程学校、临沂军创医药卫生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交流。
2025-04-15 来源: 湖北日报
4月9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艺华带队到淄博市特教中心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2025-04-14 来源: 湖北日报
4月11日,全市教育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成武县召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臧伟出席会议并讲话。 臧伟指出,教育是菏泽发展的根基,各级党委政府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推动教育
2025-04-14 来源: 湖北日报
月11日上午,全区教育大会隆重召开。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于燕,区委书记赵东,区委副书记、区长陈玉娟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
2025-04-14 来源: 湖北日报
2025年4月14日下午,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卓教授一行赴滨州市沾化区第一中学开展教育实习调研
2025-04-14 来源: 湖北日报
4月1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十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熊四皓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4-14 来源: 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