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2024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在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举办。此次大会以“智能时代下的未来高等教育重构”为主题,来自各国教育数字化领域的专家展开交流分享,共同探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未来方向。
大会发布了《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2024)》。报告倡议启动“智慧教育之门计划”,旨在充分激活人工智能的巨大潜能,构建一个更有韧性、可持续性的高等教育生态。
当前,数字技术已促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生系统性变革。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高等教育正在迎来新一轮重要转型。
数字技术重塑教育形态
高等教育是一个由院校、专业、课程、评价与教学体系、教师队伍及学生等构成的复杂系统。目前,数字技术已经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高珺认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高等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与学”模式,而是涌现出线上教育、虚拟实验室、数字化学习平台等新型教育形态,从而改变了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模式。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从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递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更加注重知识生成、传播和创新的新型教育模式转变。在这种模式下,‘传授’变为‘创造’和‘应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潜力,还推动整个高等教育向知识创新、个性化培养、协同合作的方向发展。”高珺说。
此外,高等教育不仅涵盖教学,还包括管理、评估等多个环节。而教学本身也是一个包含多个要素的复杂系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教育的过程分为起步、应用、融合、转型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对应着教育的一个方面,并强调了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
与此同时,作为当前科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和重塑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在高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为教学、管理、评估等环节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教育质量和效率。
人工智能引领教育变革
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发布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明确要求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构建智慧教育体系,推动教育变革。
重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教授李珩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为高等教育破解发展难题、激发教育创新活力提供了新路径。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优化教学流程、营造智能化教学环境,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同时,依托人工智能支持的个性化、智能化教学服务,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升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李珩说。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具有助力实现教育公平的潜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教育信息化学会等国际机构也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中的关键作用。
具体而言,人工智能可以通过革新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优化教育评价与管理体系等多个维度赋能高等教育。李珩举例,如推荐系统算法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学习偏好等个性化特征,精准推送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智能助教系统可以提供在线答疑、作业批改等服务,有效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升教学效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还能为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同时,李珩也提醒道:“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数据隐私难以保障、师生互动和人文关怀减弱、师生数字化素养欠缺导致的资源浪费等风险与挑战也不容忽视。因此,高校需要在充分认识这些技术优势与局限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教智融合赋能育人实践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众多高校纷纷投身于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索中。其中,作为西部地区的代表高校之一,重庆大学在这一领域取得了良好成效。
重庆大学先后开展了一系列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创新的实践。此前,学校已发布了《重庆大学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24年4月,重庆大学又把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确定为下一步教育改革目标。
李珩介绍,重庆大学分批建设升级了多功能智慧教室、可重构互动研讨教室、高清智能录播教室和智慧图书馆等设施,实现多屏互动、在线直播录播、研讨交流等教学功能的全覆盖。
在课堂教学中,人工智能已经大展身手。以重庆大学的建筑信息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基于知识图谱技术重组课程内容,运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提升学生学习体验。此外,学校在操作系统、运筹学等课程的教学中,也融入了人工智能教学顾问、智能作业批改和教学数据分析等功能。
李珩介绍:“我们的智能教学评估与反馈系统,不仅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建模和分析,还采用最前沿的大语言模型,对教学过程数据和本地知识库进行高度抽象和语义理解。通过智能分析,该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模式与规律,发现潜在问题,并据此自动生成有针对性的质量反馈报告。”
“未来,重庆大学将继续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加快培养高质量人才,为构建智能化、个性化、高品质的教育体系贡献力量。”李珩说。(记者 孙明源)
1月28日上午,除夕当天,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韩冰,党委委员、副校长杜青青一行,亲切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向他们送去学校的关怀和新春的祝福。
2025-02-03 来源: 科技日报
近年来,潍坊市临朐县紧抓省部共建职教高地契机,全面落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任务,大力推进职教资源扩容、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2025-02-03 来源: 科技日报
近日,为落实济南高新区教育文体部“三引导”行动,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济南高新区汉峪小学2023级5班“晨光”学生成长共同体小组,在家长们的热心组织下前往山东省科技馆开展研学活动。
2025-02-03 来源: 科技日报
2月2日,韩国明知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李汀国一行来山东外事职业大学访问交流,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张婕等接待来宾。
2025-02-03 来源: 科技日报
近日,贵州省教育厅公布2024年贵州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遵义师范学院的成果“四联动·五聚焦·五依托:乡村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成果主持人:谭恒)获一等奖。
2025-02-03 来源: 科技日报
去年12月,在全国乡村校园女足“追风联赛”决赛中,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三河小学足球队以5比0战胜对手,捧起冠军奖杯。
2025-02-03 来源: 科技日报
前不久,2024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在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举办。此次大会以“智能时代下的未来高等教育重构”为主题,来自各国教育数字化领域的专家展开交流分享,共同探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未来方向。
2025-02-02 来源: 科技日报
让乡村职业教育成为“新农匠”“新农商”的人才摇篮……记者从哈尔滨市教育局获悉,春节前,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公布了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推介名单
2025-02-02 来源: 科技日报
1月24日,省教育厅正式公布2024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遴选结果,学院在此次遴选中共有4项研究项目成功拟立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在立项数量上实现显著突破。
2025-02-02 来源: 科技日报
近日,山东省水利厅公布了2024年度优秀政策研究成果获奖名单,学院选送的《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齐鲁水文化的内涵解构与建设进路》
2025-02-02 来源: 科技日报
1月13日至21日,教育学院“蒲公英”志愿服务队奔赴泊里镇沐官岛社区开展“青桐学堂”公益冬令营志愿服务活动。
2025-01-24 来源: 科技日报
近日,济宁市教育局、济宁市人社局、曲阜师范大学联合举办全市教育系统2025年校园招聘暨教师公开招聘宣传推介活动。
2025-01-24 来源: 科技日报
寒假伊始,潍坊新华中学2024级18班全体师生来到奎文区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吉涛生命科学科普馆,开启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科普之旅。
2025-01-24 来源: 科技日报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工作的通知》。
2025-01-24 来源: 科技日报
近日,山东大学(威海)成功举办了2025年科创“冬令营”。人工智能、产创融合、数智化、低空经济…… 这些前沿领域的热词,构成了 2025 年山东大学(威海)科创 “冬令营” 的核心内容。
2025-01-24 来源: 科技日报
2024年12月4日,由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5-01-24 来源: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