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栏 » 校企合作双向赋能 看湖南国资国企如何质变

校企合作双向赋能 看湖南国资国企如何质变

5月27日上午,第二届全省国资国企“科技周”活动正式启动。在卓创精材硕大的钢构车间,来自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代表及省市国资委有关领导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一场格局高、规模大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活动。
将高校请到企业,让企业走进高校,听起来挺简单,实则是一次合作的“质变”。近年来,湖南国资系统与高校从“携手”到“握手”、从“交流”到“交心”,双方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在加强“产学研”融合、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了共赢。

从“交流”到“交心”  产教融合路越走越宽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是新话题,却一直是重要课题。
当天上午8点20分,大巴车载着与会者分别来到湖南高新创投集团旗下高创翔宇、高创科惟、卓创精材3家企业的生产基地和车间。
“很幸运能赶上这次交流活动,我们将珍惜机会,用心看、专心听,深入考察湖南转型升级、高速成长的企业,倾心感受国企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深度体悟国企的发展历程、经营管理模式,瞄准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荐说出了参加活动各位高校代表的共同心声。
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多是围绕学术研究构建的,与企业需求对接度不高,导致与企业合作创新时对接困难。李荐表示,第二届全省国资国企“科技周”活动,将高校的专家教授们请进工厂、车间,过两天还会安排企业赴高校参观学习,为推动双方合作创造了更多机会。
“组织方的安排很用心,学校将从产学研平台搭建、共建教学和科研团队、乡村振兴、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着手,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效衔接,让校企形成良性互动,助力湖南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湖南科技大学副校长王进对未来的合作前景满怀期待。
“真诚欢迎更多高校的专家和青年学子来企业交流、实训、见习,期待大家把对湖南国企的关注变为奔赴、植根的具体行动。”卓创精材董事长、总经理田研深情地说。他表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立足新发展阶段,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成为企业推动产业蓬勃发展的刚需。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希望各高校紧密结合时代发展与企业所需,立足所长、发挥优势,探索各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全力为企业坚持产业强企筑牢人才基础。
现场气氛和谐,校企“交流”在此刻变成了一场 “交心”盛会。

从“携手”到“握手”  技术研发产业链越做越强
相向而行的心总会相遇。
在当天举行的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上,湖南省国资委与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等高校签订了科技创新合作协议。航空航天装备先进材料制造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固态电池、交通基础设施碳排放核算与评价关键技术应用等13个校企产学研合作项目完成签约。
“这次校企集中‘握手’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产业和科技、人才等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融合发展,建立长期、全面、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的重要体现。”在签约仪式上,湖南大学的相关负责人说。
事实上,湖南国资系统与高校的合作有着深厚的基础。
2023年9月,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担当大校大企责任,兴湘集团与中南大学签订科技创新合作协议,充分发挥资本与科技成果连接器、产业培育升级助推器的作用,依托中南大学的优质创新资源,实现资本赋能,共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兴湘集团旗下博云新材就是产学研合作的成功案例。博云新材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教授创建,汇聚国内粉末冶金及碳/碳复合材料领域优秀专家团队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国家炭/炭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与建设了国内唯一、世界先进的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为国产大飞机机轮刹车系统集成提供有力支持。
截止到目前,湖南省国资国企已与30多所高校、20多家科研院所开展了超过120项协同攻关项目,包含68个各类国家和省级重点科技创新专项研发项目,涉及投入资金17.8亿元。湖南钢铁集团旗下涟钢与东北大学合作的“钢材热轧过程氧化行为控制技术开发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海利集团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的“辣椒育种技术创新与优质多抗加工新品种选育”项目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高校与企业有机连接、有效结合,才能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推进技术创新。”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举办第二届全省国资国企“科技周”活动为契机,支持和推动全省国有企业与高校展开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真正实现共生共赢、共创未来。
湖南国资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璋景 巩如泉
热门推荐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