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创教育成为青少年刚需,助力STEM科创教育落地生根的“神奇力量”在哪?
导语 让科学教育点亮孩子的未来!培养中小学生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综合素养的STEM科创教育近年来火遍全球。在AI大行其道,科技重塑生活的当下,优质科创教育成为青少年的刚需。如何让课程设计与有趣的教学形式结合,终结中小学生“黑板上做实验”的无奈?如何摒弃对学生科学素养“不看过程只看结果”的评价误区?学校、老师、家庭如何共同推进科创教育落地生根?3月30日,来自教育界、科创界的中外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等齐聚北京,共同探寻破解之道。
01“黑板上做实验”、“不看过程只看结果”何以谈热爱?
用木条和皮筋制造一条“人腿”,拉动皮筋时“人腿”立刻踢飞一个小球;用纸杯和木板做成小吉他,感受声音震动;用电线、开关、马达组装一只活蹦乱跳的机器青蛙........这些情景让课堂像动画片《哆啦A梦》一样有趣。太阳能、机械、运动、光声热电、数学计算等学校必学,升学必考的知识跳出书本,栩栩如生。3月30日,在交流活动现场,教育工作者们被一系列小实验吸引,像孩子一样好奇心爆发。而这些只是STEM科创教育的点滴瞬间。
据了解,STEM科创教育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由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于1986年提出,旨在让孩子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综合发展。同年,英国科学协会(British Association of Science)启动了CREST Awards奖项,把STEM作为重要的国家教育战略之一。
STEM科创教育进入中国的中小学已经十余年,但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诸多困难。虽然近些年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一系列举措推进科学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涉及教育目标、流程、手段和师资等方面。然而,现实中依旧存在优质科创教育服务供给不足、课堂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黑板上做实验”、“不看过程只看结果”、“没有培养出孩子对科学的热爱”等问题依旧常见于中小学生群体。
中科科技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齐明钢结合该中心对各类青少年大型科学竞赛项目的指导案例进行分享。他说,热爱,需要从童年在内心埋下科学的种子,不同学龄段的孩子会表现出兴趣点的不同。比如,小学生可能会被动物、植物所吸引。初中生对生物、化学等容易感产生兴趣,而高中生可以接触像磁悬浮、转基因等更具挑战的领域。
中科科技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齐明钢
科创教育如何提升学生的升学竞争力?几位教育界人士表达了不同观点。汇学教育创始人严俊分享了他从教期间一名学生被剑桥大学录取的经历,靠的并不是名目繁多的科研活动奖状证书。而是他帮助好朋友对抗抑郁症的过程中发现抑郁症与肠道菌群存在微妙的关系。他这段研究的经历成功打动了招生官。这就是“热爱的力量”!
培生教育新业务发展总监毛中琪表示,从孩子准备升学的角度说,获得科研活动或竞赛的证书不是为了堆砌在大学的申请文书里,孩子最需要表达的是他们对学术的真正热爱。
国家创新方法中心青少年基地主任赵磊坦言,科研、教育、创新,在青少年端依旧有很大发展空间,给孩子以创新的体系支撑,配备系统的方法论,是对孩子更负责任的做法。从定义课题开始,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孩子科学素养最重要的支持和保护。
02,激发孩子兴趣的背后,评估体系、标准化皆考验学校教师
让书本上的知识被学生真正热爱,学校应该怎么做?一位外籍校长现场带来她所在学校的几个科创项目:面包醒发烘烤背后隐藏的化学秘密,学生组建“刑侦小组”研究嫌疑人指纹的提取分析;孩子们用乐高零件和纸板设计了一艘海盗船。计算时间、动力、材料,控制变量..........项目的关键是让孩子有“抓手”,做实验、写文章,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的项目,文章也不限字数。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Forest Club创始人陈陆璐分享了她带小学生进行的“章鱼潜水员”案例。她说,老师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向学生灌输“浮力”等知识点,而是会在高年级再利用其他项目引入这个知识点。去气象台研究风向,到博物馆研究化石.........她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估体系和能力认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Forest Club创始人陈陆璐
在活动现场的CREST Awards专家聘请仪式上,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科技)专家李立文等多位专家现场受聘成为特约专家。
围绕“STEM教育与测评”,李立文教授感慨,不动手,少动手,求助互联网人工智能现象在大学生中很严重。她曾在大学教授机器人创新选修课,发现一部分文科生还没做实验却很快写成了实验报告;一部分理科生则不会设计项目;还有一些学生完全不知道该如何行动;有的学生表示自己小时候连搭积木的时间都不多,其实童年的动手能力直接影响未来发展。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数字与科学中心跨学科小组组长魏一然表示,现在的孩子十分喜欢借助人工智能做音乐、编辑短视频,写作业。作为学校,这方面的课程务必要跟上,才能积极地引导孩子。
众所周知,STEM教育需要培养孩子跨学科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近些年教育改革也更加重意识、重能力,重态度的培养,适当弱化知识的灌输。李立文教授表示,标准化的培养教师也是STEM教育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结语
STEM教育正当时,科创素养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思酷星球(SIKU STEM)是顶思(TopSchools)旗下专注于科创教育的品牌。顶思联合创始人、思酷星球CEO徐康乐表示,优质的科创教育项目已经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刚需。过去对孩子科学素养的评价以结果为导向。缺乏贯穿从小学到高中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需要“能力框架”、“过程性评价”、“助力升学”,让这些环环相扣,学校、家庭、科研机构携手一起点亮更多孩子的未来。
顶思联合创始人、思酷星球CEO徐康乐
3月28日,山东省教育厅与聊城市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活动。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明,聊城市委书记李长萍分别致辞。
2025-04-03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4月2日,在第18个世界自闭症日来临之际,由青岛翼龙医疗集团与万物潮CHAOS联合主办,青岛市市北区同沐阳光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青岛超然康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点亮星途"世界自闭症日公
2025-04-03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4月2日,全市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工作推进会暨全市反兴奋剂工作会议召开,并举行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授牌及物资发放仪式。淄博实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据悉,此次评选
2025-04-02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为厚植家国情怀、锤炼意志品格,4月1日,临沂商城实验学校小学部1022名师生踏上"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20公里远足拉练征程。这场坚持多年的红色品牌教育活动,将磨砺教育、环保实践与思政
2025-04-02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4月2日,青岛市教育局在青岛市晨星实验学校隆重举办以“星光成炬 融爱同行”为主题的第18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教育宣传活动。
2025-04-02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近日,日照师范凭借其出色的普法创意短视频,在日照市《“未”你说法》之“校园那些事”普法短视频大赛中脱颖而出,作品《回声》荣获二等奖
2025-04-02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3月31日,我校成功举办了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成立仪式。此次活动不仅标志着家校合作迈入了新篇章,更是对学生饮食安全与健康的高度重视与承诺。
2025-04-01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在济南高新区全环境立德树人“三引导”活动系列之“青未了”廉洁文化作品评选活动中,济南高新区科航路学校张玉良老师创作的《清廉》荣获书法篆刻类作品一等奖,黄宝聪老师创作的《莲生廉》荣获手工艺类作品一等奖。
2025-03-31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3月31日,学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议,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党总支委员、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副科级以上干部参会
2025-03-31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3月28日,黑龙江省富裕县教育局副局长苏显峰等一行十余人来到济南天山实验学校,围绕教学理念与课程实践展开深度交流。专家团参观了学校的游泳馆、马术中心、选修课教室等教学设施,并对学校整
2025-03-30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3月26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安延会见澳大利亚教育部国际司多边事务及教育资历认可政策处处长Joanna Wilson一行。
2025-03-30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3月28日,山东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发布了《2025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公告》,计划招募“三支一扶”人员992名,3月29日9:00—4月1日16:00进行网上报名。《公告》的主要
2025-03-30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3月27日,“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章丘区官庄学区学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章丘区官庄街道北王庄红色教育基地举行。
2025-03-29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3月28日,第十九期全国小学优秀校长高级研究班“文化育人 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在青岛市教科院第一附属小学隆重举行。
2025-03-29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